
听说你想看
2018普契尼国际艺术节
闭幕式音乐会?
这波介绍先让你过个瘾!👇

须知
时间:10月6日 19:30
地点:保利剧院大剧场
2018普契尼国际艺术节闭幕式作为艺术节的收官之作,以独唱、交响、合唱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展示艺术节的各项艺术和音乐教育成果。
作为中西文化交流展示的艺术盛宴,闭幕式演出为来自意大利的客人以及世界各地的朋友展示中国传统文化,展示苏州吴韵文化。
Part.1
一、19:30 就座
出席外宾:
意大利卢卡市市长,普契尼基金会主席 Alessandro Tambellini
普契尼基金会外联部长 Luigi Viani
开场:苏州弹词 《白蛇传-赏中秋》
苏州市吴中区评弹团优秀青年演员:
吴斌、陈馨怡
Part.2
二、19:50-21:30 演出开始
演出曲目
1)《 前奏曲 》
选自普契尼歌剧《群妖围舞》
上海风筝青少年交响乐团
《群妖围舞》是普契尼在米兰生活阶段创作的,该剧于1884年5月31日首演于米兰,是普契尼的第一部歌剧。剧情十分简单,取材自德国童话,由意大利剧作家丰塔纳(1850—1919)撰脚本:青年农民罗伯特与少女安娜相爱,后罗伯特过继给富室亲戚为嗣,获得大宗遗产。从此即胡作非为,置安娜于不顾。安娜大失所望,抑郁而死。她和其他受骗的姑娘们阴云不散,化为妖魔,专门与人间做了亏心事的男人作对。悔恨莫及的罗伯特最终在群妖的追迫下一命呜呼,天空传来鬼魂合唱《和撒那》(Hosanna,赞美上帝语)的歌声。
2)《 间奏曲 》
选自普契尼歌剧《曼侬·莱斯科》
上海风筝青少年交响乐团
歌剧《曼侬·莱斯科》是普契尼根据法国古典名著《曼侬·莱斯科》写的一部同名歌剧,和原著小说一样,这部歌剧同样是表现了一个红颜薄命的悲剧。《曼侬·莱斯科》的结构灵活,采用多变的朗诵调和管弦乐交织而成的贯串发展手段,加强了乐队的表现力和地位,音乐的地方色彩浓郁。1893年,普契尼版《曼侬•莱斯科》在意大利都灵皇家歌剧院首演,从评论界到公众都为之轰动,作为普契尼的早期创作,《曼侬•莱斯科》也是普契尼第一个获得巨大成功的作品。
3)《 耿直的男人 》
选自格拉纳多斯《古风短歌集》
埃琳娜•德拉•莫塞徳
格拉纳多斯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班牙民族乐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素有"西班牙的肖邦"的美誉。《古风短歌集》在旋律上模仿了十八世纪西班牙所流行的音乐;在创作手法上使用了后期浪漫派的技法和许多西班牙传统的音乐素材,并且由钢琴伴奏。为了贴近西班牙的传统音乐,钢琴有意模仿了拨弦乐器的音色。这套作品在题材上选用了“玛哈主义”相符的内容,因其歌词中也流露着女性那种豪放、美艳、爱憎分明、时而又卖弄风情的个性。
4)《 特拉拉和弹拨声 》
选自格拉纳多斯《古风短歌集》
埃琳娜•德拉•莫塞徳
《特拉拉和弹拨声》同样是选自格拉纳多斯的套曲 《古风短歌集》。《特拉拉和弹拨声》充分的体现出格拉纳多斯音乐的别具一格,在较为沉寂、忧郁感伤的色彩中又透露着喜悦,并将其转变为更深层次的情感,在无形之中传达出高度的浪漫主义音乐的意向;他的音乐兼容并蓄,不仅继承了浪漫派音乐前辈作曲家的浪漫情怀,同时还将西班牙所特有的丰富的音乐元素创造性地融入其中,并且对印象派的音乐创作有所探索,诸多的因素促使他的音乐形成了多重性的音乐风格。
5)《 激情 》
选自《坡斯莱克的渔人》
萨尔瓦多•卡博
《激情》是1934年由利贝罗· 波维奥作词,音乐家埃内斯托· 塔利亚费里以及尼古拉· 瓦伦特作曲的一首意大利那不勒斯风格歌曲。该曲是一首经典的男高音曲目,马里奥· 兰扎(Mario Lanza,五十世纪中期的传奇抒情男高音,意大利声乐大师)、朱塞普· 蒂· 斯苔法诺 (Giuseppe di Stefano,50年代到60年代前半期同莫纳科并驾齐驱的意大利著名男高音)以及鲁契亚诺·帕瓦罗蒂(Luciano Pavarotti,意大利著名男高音歌唱家)等人都演唱过这首歌曲。
6)《 二重唱 》
拉瓦比斯的小理发师 萨苏埃拉歌剧
埃琳娜•德拉•莫塞徳 & 萨尔瓦多•卡博
巴尔比埃里(1823-1894)是19世纪西班牙民族轻歌剧——萨苏埃拉最著名的作曲家之一。《拉瓦比斯的小理发师》(1874年作)是巴尔比埃里的代表作之一,他在这首作品中加入了轻松幽默的民间素材,剧中的场面五彩缤纷、华丽夺目,充满了活泼、颤抖、沸腾、灿烂的气氛。由于巴尔比埃里将生活中真实的西班牙歌曲、舞蹈带上了萨苏埃拉的大舞台,体现出浪漫、风趣、热烈、诙谐,迷人的西班牙风情,大大影响了西班牙音乐未来的发展方向,他的作品也给予西班牙音乐大师阿尔贝尼兹和德.法亚等人很强烈的剌激。
7)《 秋—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 》
张红霞
中文艺术歌曲《秋—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选自声乐套曲(song suit)—《祖国四季》之秋。歌曲基调悠扬、热烈而又激昂,展现出草原骏马上骏马飞驰、云雀翱翔的辽阔宽广的气息与秋季家乡硕果累累、瓜果飘香的丰收喜悦景象。歌曲共分为五个部分:前奏、引子、间奏、歌曲主题及尾声。【引子】部分节奏自由舒缓,音域嘹亮高亢,能很快把听众思绪带入辽阔的帕米尔草原之中;【主题】部分旋律欢快热情,节奏为7/8拍,呈现独特的塔吉克族节奏,突出了其独特的音乐魅力。歌词则展现了边疆人民对家乡的赞美之情。
8)《 人们叫我咪咪 》
选自普契尼歌剧《艺术家的生涯》
张红霞
该剧又名《波西米亚人》、《绣花女》,取材于法国亨利·谬尔杰的小说《波希米亚人的生活情景》,意大利人裘塞佩·贾科萨、路易基·伊利卡作词。1896年2月1日,托斯卡尼尼指挥首演于意大利都灵。这部歌剧有着普契尼歌剧最鲜明的特点,几乎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出优美动人的旋律。全剧有许多动人而富于戏剧性的唱段,《人们叫我咪咪》就是如此,该唱段表现了沉浸爱河的甜蜜之情,这首咏叹调被誉为歌剧史上最著名的唱段之一,让人百听不厌。
9)《 星光灿烂 》
选自普契尼歌剧《托斯卡》
朱依东
歌剧咏叹调《星光灿烂》是贾科莫·普契尼歌剧《托斯卡》中的一首脍炙人口的经典艺术歌唱作品。《星光灿烂》是《托斯卡》剧中一首具有极富感染力与优美声线的声乐作品。作者在这个唱段中把看似简单的伴奏与整首歌曲的主旋律交错贯穿于整首作品,很好的将歌曲上下两部分进行融合并使之遥相呼应,伴奏与歌唱主旋律融为一体,相互推动前进,让听众与歌唱者仿佛身临作曲家布置的深邃辽阔的场景之中,画面感真实亲切、朴素自然,音乐与画面情景交融,感人肺腑。
10)《 再见吧,可爱的家 》
选自普契尼歌剧《蝴蝶夫人》
朱依东
《蝴蝶夫人》是普契尼一部伟大的抒情悲剧,也是他音乐创作中最重要和影响最大的歌剧。该剧以日本为背景,叙述女主人公乔乔桑与美国海军军官平克尔顿结婚后空守闺房,等来的却是背弃,乔乔桑以自杀了结尘缘。
《蝴蝶夫人》具有室内抒情风格。歌剧的构架不再依赖于剧中所发生的事件,而是把全部注意力集中于塑造蝴蝶的形象和倾诉她个人的悲剧性遭遇上。于是,悲剧性的故事再加上作曲家全力渲染的悲剧色彩,这部歌剧的情感基调就注定是悲剧性的。该咏叹调在音乐创作上和对人物的心理刻画上都十分成功。早已为成千上万的听众所熟悉,也成为男高音歌唱家们最喜爱演绎的一首经典咏叹调。
11)《 斗牛士之歌 》
选自比才歌剧《卡门》
施恒
《斗牛士之歌》是埃斯卡米里奥为感谢欢迎和崇拜他的民众而唱的一首歌曲。选自法国乔治·比才歌剧《卡门》第二幕。这首咏叹调是剧中男主人公斗牛士埃斯卡米里奥为感谢欢迎和崇拜自己的民众而唱的歌曲。这首节奏有力、声音雄壮的凯旋进行曲,成功地塑造了这位百战百胜的勇敢斗牛士的高大形象,把这位趾高气昂的斗牛英雄栩栩如生地展示在听众眼前。这也是展示男中音浑厚力量的一首著名歌曲。
12)《 这段爱情,我的羞耻 》
选自普契尼歌剧《艾德嘉》
施恒
1889年,他创作了歌剧《埃德加》(Edgar)。《埃德加》是四幕歌剧,1889年初演于米兰。剧情取自法国作家缪塞(1810-1857)的诗剧《杯与嘴唇》:埃德加与费坦丽亚小姐恋爱,同时又对蒂格拉娜小姐一往情深,为此痛苦不堪。几经抉择,最后决心倾向于蒂格拉娜。然而意志极不坚定。过些时,又回心于费坦丽亚。这使蒂格拉娜怒不可遏,一刀将费坦丽亚刺死。普契尼的歌剧继承了意大利歌剧的现实主义传统,尤其是继承了威尔第的歌剧传统,创造了意大利歌剧新的形象性的朗诵和咏叙风格,塑造了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在此基础上他把意大利歌剧创作推向一个顶峰。
13)《 哦,亲爱的爸爸 》
选自普契尼歌剧《贾尼·斯基基》
杨光
歌剧《贾尼•斯基基》的故事发生在1299年佛罗伦萨富有的博索家中。博索刚刚去世,留下了大笔的遗产,当人们正在为遗产手忙脚乱时,一对年轻的恋人为爱情苦恼。亲属们极力反对博索的侄子与贾尼•斯基基之女劳莱达的爱情,贾尼•斯基基要将女儿带走,劳莱达恳求父亲允许他们相爱,即而唱出了《我亲爱的爸爸》这首咏叹调。这段女高音咏叹调“我亲爱的爸爸”旋律在音乐会、影视剧以及广告片中屡屡出现,是最受人们喜爱的咏叹调之一。
14)《 你知道吗,好妈妈 》
选自歌剧《乡村骑士》
杨光
《乡村骑士》是以意大利西西里岛普通农民的现实生活为素材,叙述了农民图里杜婚后仍与从前的女友罗拉来往,令他妻子桑图扎非常愤怒。桑图扎将此事告诉罗拉的丈夫,两个男人决斗,图里杜被杀的故事。这首咏叹调戏剧性与抒情性完美结合的独特艺术风格使它成为了演唱者和观众们最欣赏的咏叹调之一。
15)《 奇妙的和谐 》
选自普契尼歌剧《托斯卡》
大卫·兰德尔
《奇妙的和谐》是歌剧《托斯卡》第一幕罗马画家马里奥·卡瓦拉多西演唱的一首咏叹调。这部歌剧没有序曲,只有三小节的三个和弦的最强音,用来表现警长斯卡尔皮亚狡猾而固执的性格,便立即拉开了第一幕。卡瓦拉多西在教堂里画着一幅圣女玛丽·马格达伦的神像,他热恋的女友托斯卡动人的身影一直浮现在他的脑海里,他的一面作画,一面浮想联翩,他的遐想就像大海的波涛撞击着他的心灵,突然他发现他心爱的托斯卡的倩影在他的画布上油然而生,这个惊奇的发现使他激动不已,他情不自禁地唱出了《奇妙的和谐》这首咏叹调。
16)《 在东方的群山中/茉莉花 》
选自普契尼歌剧《图兰朵》第一幕
上海风筝交响乐团及合唱团
《图兰朵》的故事始见于17世纪波斯无名氏的东方故事集《一千零一夜》,意大利剧作家卡罗·哥兹(Carlo Gozzi)于1762年把它写成剧本。普契尼于1924年作曲。普契尼在世时未能完成全剧的创作。在普契尼去世后,弗兰科·阿尔法诺(Franco Alfano)根据普契尼的草稿将全剧完成。故事叙述了古代中国皇帝的女儿图兰朵叙述了她的祖先遭受蹂躏的历史,出于报复心理,她宁愿将自己的婚姻大事压在远比抛绣球更任意、更冒险的猜谜游戏上。自以为异族达官贵人难能赢得这场闹剧,于是图兰朵给所有前来求婚的异国王子出了三道谜语——只有猜出图兰朵三道谜语的人,才有机会娶她,如猜错便会被处死。图兰朵的美貌、地位和凶悍外表并不是这场爱情游戏的焦点所在,而是她内心深藏着的与普通人一样的人性“秘密”,终被钟情于她的鞑靼王子卡拉夫所揭开。
(实际曲目和顺序以现场演出为准)
你的福利👇
本场闭幕式音乐会还将带来普契尼生平文化展览,以及带来展览的几件真迹。全方位展示了普契尼的艺术人生和歌剧作品,从而让我们更好地观摩、探讨并学习欧洲艺术表演教育先进成果及宝贵经验。我们共同期待!
10月6日 19:30
2018普契尼国际艺术节闭幕式音乐会
我们,不见不散!

